最近读了Jeff Johnson的《GUI Bloopers 2.0》(GUI设计禁忌2.0),本来一直在看英文版,觉得太吃力,部分语言不是特别容易理解,就无奈的去图书馆借了中文版来读。通读了一下,主要对一下准则印象较深,这些不只适用于在界面设计中,在产品设计一样适用。
基本准则:
1 关注用户及其任务,而不是技术产品用户分析
关注用户及任务主要包括:
产品为谁设计?目标用户/客户?
产品是做什么的?帮助用户解决什么问题?提供什么价值?
有多少需要我们产品的用户? 用户有什么问题?用户的性格,习惯?
用户目前了解的知识?
用户更喜欢如何的产品?我们如何匹配?
2 首先考虑功能,然后才是表示
功能需求决定设计,先做界面设计会使功能缺乏或冗余。产品体现了特定的概念与概念之间的关系,界面设计是向用户完整的展现这样特定的概念所实现的功能。
第一步要了解的是产品向用户展示什么概念,这里就需要构建概念模型(概念模型是产品设计人员希望用户理解的应用程序模型)。为产品开发一个模型时,一个目标就是让模型尽可能的简单,用最少的概念提供所需的功能。
主要研究以下:
任务焦点,聚焦任务,避免外来概念
执行对象/操作分析,指定对象、操作、对象属性
对象关系
开发词典,统一整个产品/文档中的术语
编写任务场景,任务对象和操作
概念模型上的用户界面设计
3 与用户对任务的看法保持一致
从用户的角度出来,揣摩用户在想什么,他们的观点是怎样,以用户为中心
争取自然
使用用户的词汇,而不是自己的
让程序内部的内容在程序内部进行处理,不要让用户看到内部的数据,不要让他们看到他们不懂的东西
找到正确的功能/复杂度平衡点,让产品具有完备恰当的功能,并拥有较好的易用性
4 设计要符合的常见情况
比如默认的设置,一定要符合大多数用户的习惯。如果用户的目标可以被预见,产品设计就应减少用户的工作。
越频繁使用的功能,需要的点击就应越少
越多用户使用的功能,它就应该越明显
为核心情况设计,不要为“边缘”情况付出太多的工作
5 不要分散用户对他们目标的注意力
在用户面临一个新产品时,不要指望他能够三心二意的玩懂产品,只限于每次解决一个新问题
不要让用户因界面的设计而去思考选择的正确性,让用户集中于其主要任务
6 促进学习
把用户当傻瓜,用这种方法检验产品如何工作,提供用户常用的提示词
7 传递信息,而不仅仅是数据
数据不能代表信息,需要展示给用户从数据中提取出的信息,保持显示的惯性
8 设计应满足响应要求
9 通过用户试用发现错误,然后修复它
在不同的时间、针对不同的目的进行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