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刚是创业工场的创始人,知道创新工场的人一定会以为这是个山寨货,但事实上这个机构已经运营了5年,投资并支持了更多的创业公司:中文在线、易查、易宝支付、豆丁网、至德讯通、通卡等等,已有二十多家VC投资了创业工场所培育的企业。
麦刚最早的投资经历可以追溯到1999年,是业内非常资深的早期投资人,创业工场是他把创意转化为企业的最好方式。不是随便投些钱而已,而是创新理念和严谨过程的共存,这就是创业中“艺术”和“科学”的结合。Tech2IPO带来麦刚的独家专访,解读创业过程中最容易遇到的问题,怎样选择一个好的创业方向。
Q:为什么这么多人在互联网领域创业?
麦刚:一是因为中国人价值观单一,太多人想成为成功企业家。二是觉得其他途径没法混了。这样只能在互联网这个相对来讲还比较公平的环境来创业。第三是过去互联网创造了很多效应和神话效应。但现在创造一个伟大公司比中六合彩还难,太多人怀揣着伟大的梦想来创业,最后绝大多数不会成功。
Q:什么样的创业公司算是成功?
麦刚:很多人都想做一个成功的公司。甚至是伟大的公司。就像喊口号一样,我要做下一个Google,下一个XXX。这样太累了,而且给自己设定的标杆太高,很难脚踏实地去做事情。我觉得应该把伟大这个范围和概念扩大,切实为用户服务的公司就是伟大的公司。如果不能上市。做一个健康积极的中小企业,创造利润,创造就业机会,履行企业公民职能,就是成功的。创业者不能把成功变成负担。
Q:对现在的这股创业浪潮有什么看法?
麦刚:我的心情很复杂。看到很多年轻人这么艰苦地追求理想,这是非常理想化的过程。我知道大部分人会失败,但这种过程让人很感动。我最怕的是大家没有明白创业风险,创业失败带来的压力,会盲目乐观化。所以参加这个游戏的人要明白,绝大多数都是输家,愿赌服输。把风险看清楚了,再来玩。如果说对这个有一知半解,认为别人能做我也能做。那可能梦想很大,结果却不会好。
我觉得大家把创业包装过度了,美好化了。包括对于投资、创业和天使,这是不负责的。大家都是把最后的胜利者包装的很漂亮。我想起来一种情形,古罗马斗兽场,权贵在上面坐着看,你们玩吧,最后赢的给你荣誉。我在这个行业太久了,我想说媒体上所报道的事情只是冰山一角。如果你听说某人的创业成功很容易,那是因为他之前的积累和辛苦你并不知道。
我所倡导的是:把创业的风险说明白,让大家的意识和期待是同步的,不能误导别人。不能总是在说:大家都创业去吧。
Q:您对创新的看法是什么样的?
麦刚:创业工场自2005年成立,我们一直在努力创新。不过,创新太难了,很多情况下甚至就是误打误撞,这比单纯的复制国外的模式难多了。
但更多的情况时国内投资人不买帐。不买账有两种情况 1. 看不懂,傲慢 他们不愿意去仔细了解创新,并给予足够的耐心。2 更可悲的是:他看懂了,也很欣赏,但是不能投。一方面他的基金期限不够长,没法支持早期的创新企业,更有可能是因为未来美国上市的时候,不给你很高的估值。你看现在中国有些公司在美国上市,中国人可能觉得很好,但估值很低。这就让投资人很委屈,他觉得他花了很多钱很多心思,但资本市场不看好。
所以我想说,创新多难啊。市场需要探索,团队需要很强的能力,投资方要在内容和利益上认同。所以就导致很多人直接来复制美国的模式。虽然这种模式可能较容易成功,我并不觉得这是真正的创新。
Q:为什么中国会有这么多复制美国模式的互联网公司?
麦刚:因为美国有现成的模式,就更容易让创业者模仿,让投资人去了解,在国内的资本市场更容易融到钱。这就是一种偷懒。更可恶的是,在这种情况下还要矫情地修饰这是创新。事实证明美国模式不能在中国成功复制的也有不少。
Q:中国现在的创业培养模式是什么?
麦刚:有两种模式。对于我自己来说,我从2005年开办创业工场,这么多年,一直是坚持把几个公司做成精品,这是专注的培养。今后则会更加专注于天使投资。
还有一种是 Y Combinator 这样的大规模创造。孵化器这种模式在美国很早就有,但过去只是提供一个办公室,提供公用的服务等。当时甚至有几家孵化器上市了。但之后这种模式被证明走不通。Y Combinitor出来新的模式:之前的孵化器相当于是提供服务,Y Combinator相当于师傅这样的角色,跟团队互动。这种模式是行得通的,但是否能够被成功复制也很难说。除了硅谷这种模式能行得通吗?这里面有一些必然和偶然因素。必然因素就是现在开发周期和开发成本很低,让一些小公司比较快的出现,当然也有可能比较快地死去。此外在美国有大量的早期和天使投资,人们的容错心理,对失败的容忍和对创新的尊重比较高。他们的链条和产业比较完整。但在中国呢?中国的环境和美国的是不一样的,文化和历史也不一样,观念、资本市场等都不通顺。现在还需要很多环节的改进才能让这个市场繁荣起来。
Q:中国创业领域还有什么非常严重的问题?
麦刚:首先,大的公司没有买公司的传统。这导致创业者很惨。大公司不去买小公司反而进行抄袭虽然是一种商业行为,但并不英明。买了好的团队和产品,有了吸纳和融入的过程,对于大公司是好事情,是共赢。我想提醒创业者的是:互联网是一个链条很短的行业。很难创造一个东西让别人不能模仿。
以前我提到过创业有三种模式:鼠标模式,鼠标加水泥模式,水泥加鼠标模式。也就是现在说的轻公司和重公司。很多人觉得轻公司很厉害,但大公司其实一下就可以把这样的轻公司搞死。如果一个产品很不错,大公司应当去考虑收购。这样整个生态系统才能活起来。不断有人在创新,大公司也在日益完善强大。这样大家都有饭吃。
其次,大家都盯着互联网。北京有成千上万人对着电脑想着怎么创业。我想说,创业者应该扔掉电脑,跳出互联网。每个人都做非常类似的游戏,App,有什么前途?年轻人应该有更多的想法。大家都说微创新,微创新是大公司的游戏,小公司应该有根本不一样的玩法。今天创新一点,大公司马上就可以来抄。 所以现在的互联网创业来说,就是一个比快,累死了。所有人都在以百米赛跑的速度跑马拉松。大家可以从传统行业来切入互联网,引入互联网的交互模式。也许更功的可能性更大。比如我知道一个在云南开客栈的案例,通过在微博和社区上传播和营销,也非常成功。这就是刚才说的鼠标和水泥结合的模式。
第三:现在创业总是陷入到一个固化的模式:非常漂亮的履历,大公司背景,知名投资人,大牌的VC,加上美国模式。这就是现在中国成功创业的范例。把东西都固化是不好的。应该来点新鲜的,才有意思。要记住大部分创业是拿不到VC投资的,或者说不是所有的创业都必须有VC投资才能成功。此外,中国所有人都太着急了,急着创业,急着赚钱,急着上市。不能踏踏实实地做事情。创业者需要调整创业的心态,不是每个创业者都要或者说都能做大事。
Q:您所提倡的创业心态是什么?
麦刚:第一种是创业者能把创业的局势看清楚,然后去玩,就算输了,也是心甘情愿。但还有另一种我也非常提倡,比如说现金流很好的创业项目,几个人合作一下,赚点快钱几个人分。这种心态我很鼓励。就是自己知道做什么,期待也很现实,这种创业是很健康的创业。因为创业是风险很大的事情,对每个人的心理、健康和家庭影响很大。如果说屡败屡战没有几个人能扛住。但很多人会在创业的路上成为赌徒心理,屡败屡战,什么也没做成。精神上也有些偏执。
Q:但有些媒体和投资人也会说这样的人很执着
麦刚:投资人希望更多的人来创业,他们在旁观战,最后选出一个就好。但我本身是站在创业者的角度来说。投资人有钱,这里分点那里分点。对于他们来说可能只是资产的十分之一。但对于创业者,这是他们的全部,创业者面临的风险不一样。
Q:投资人会怎样确认一个团队或者创业者值得投资?
麦刚:很多人成功的投资故事都在说看人,但我觉得不要把看人的眼光神话。人是变化的。也许他可能看个Steve Jobs的传记就改变了。我觉得这个不用把它公式化格式化,不要绝对,各种特质和优点的人都能成功。我一直有个说法:事情能做多大,是由商业模式来决定的;事情能做多好,是由团队来决定的。举个例子:去哪儿和携程的两个公司,你觉得哪个团队强?将来哪个公司大?时光倒流,马化腾和李彦宏调换身份,互相做对方的事情,今天的结果会如何?我的看法是Do the right thing, at the right time, and do it right. (在对的时间,把对的事情做对!),当然,事在人为,人错了一切都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