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坊间闹得比较热的,是5月29日在京召开的京交会、不得不提的价格战,以及电商和快递业两大行业间的第一次亲密接触。
有趣的是,这三个热点似乎都没有跳脱出“价格战”这个怪圈。
去年,风投带着投资的激情逐渐退离电商市场,只剩中国电商企业在发展中踽踽独行。少了风投资金陪伴和庇护的中国电商企业,资金链开始吃紧,已经无法承载耗资甚多的价格战,于是纷纷悬崖勒马、回头是岸。当国内电商清醒过来之时,已经集体进入严酷的寒冬,他们开始提高毛利、提高免运门槛、增加客单价来取暖过冬。
日前,久违了两个季度的价格战“不开则已,一开惊人”,开创了国内电商价格战史上的规模之最, 前无古人的58亿元高让利额度,满足了消费者对大家电的需求。但这个过度的让利阻碍了线下的家电销售,甚至影响到家电生产厂商的定价机制。作为国内知名电商企业的凡客诚品CEO陈年,在京交会上表示,“价格战必须打”,“目前电商平台的亏损还不够”。
似乎是响应了陈年的号召,价格战像一个雪球,越滚越大,波及到的行业和层面越来越多。
但作为一种经济形态的重要存在,如此热闹繁华的价格战在到达巅峰却尚未收场时,引起了国家主管部门的注意。商务部电子商务和信息化司副巡视员聂林海在京交会上表示,我们B2C企业不是去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现在还在打价格战、相互攻击,假如这种局面不改变,我们的B2C行情不容乐观。这段话,无疑间接表明了国家商务部的态度:规劝B2C全面停止价格战,让B2C回归到正常的轨道上来,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莫逞一时比拼实力之勇。
其实,细细想来,消费者对价格的敏感度极高,而低价往往能够刺激消费者脆弱的神经,勾起消费者内心的消费基因和购买欲望,所以价格战一直作为国内电商的主要竞争点是有现实依据的。
海e家一位不愿具名的高级负责人曾说道,价格战好似美丽的罂粟花,有种特殊的魔力,国内电商明知其有毒,却甘之如饴。虽说价格战能够斩获一定的市场,能够快速提升企业销量,但毒药终归是毒药,企业的亏损和不一定完善的售前售后服务就是副作用和后遗症。
价格战的魅力迷倒了众人,但市场之大,终有几个理智的、把亏损额度限制在可控范围内的清醒者。
在电商B2C之路上,价格战还能横行多久,无人准确解答。但可以肯定的是,未来电商B2C的争夺重点将会转移到物流、服务等用户体验层面上来,加速企业的品牌化进程将成为电商B2C避不开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