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 ecommerce
当前位置:首页 > 网站营销 > 电子商务
世界最大卖场:马云的淘宝三小时卖205辆奔驰
发布日期:2010-09-20 阅读次数:615 字体大小:

2010年9月11日下午两点。第七届网商大会暨西湖论剑已经进行到压轴一场。阿诺施瓦辛格PK马云。马云总是想象力过剩,虽然言辞间已略显倦意,一场精心布局的场景再次出现了,硬汉把《终结者》的一套酷行头现场送给马云,说,“你就是终结者!”

你认为这是奉承也罢,做戏也罢。马云一次比一次浩大的场面已经深刻地改变了我们时代的创富模式。

你必须认真思考这件大事情。

淘宝上已经有接近一百个上亿的卖家。他们大多数曾经赤手空拳。

6分钟卖55辆奔驰

5年前,当你听说网商这个词,你没有感觉。5年后的今天,马云成功地制造“两辆车事件”震动全国市场。

一辆叫奔驰。一辆叫吉利。

9月9日,网商大会前一天,淘宝挑战想象,推出奔驰smart硬顶车团购。竟受热烈追捧,24秒售出第一辆,6分钟售出55辆,3个半小时后205辆奔驰smart全部告罄,原定持续21天的活动提前结束。这是团购网站中最高单价、最快成交的纪录。

“要知道,奔驰smart线下一年的销售也就是500辆。这件事把奔驰的经销商全部雷倒了。”一位亲历此事的人士说。 次日,刚刚蛇吞象吃下沃尔沃的吉利汽车董事长李书福,意外亮相,登台发表万言演讲。最后表态称,正酝酿通过网络销售汽车。

此后出场的是美特斯邦威董事长周成建:“我向你们请教,让美特斯邦威的电子商务和传统网络,空军与地面部队完美地结合起来。”

周的发言充满纠结,如何在数千家线下实体店的“沉没成本”与电子商务的低廉渠道之间平衡,这是一个问题。

这同样是李书福的纠结。刚刚耗资18亿收购沃尔沃,而在中国市场始终表现不温不火的沃尔沃近期意外降价,被业内人士解读为,李书福在回笼资金。

“很显然,李书福的沃尔沃在中国没有先发优势,在渠道建设上也没有足够强大的成本支持,通过电子商务的确不失为第三条道。”浙江一家4S店总经理分析说。

“问题是,如何在4S店与网上店的巨大利益博弈之间作平衡?”

而淘宝内部人士称,李书福的战术很可能是改造一款专供网络销售的车型,以避开渠道之间的正面冲突。

而这正是周成建走的路子。

不管如何,这已经是大势所趋。 一种“海量”的正式崛起

依托于电子商务的一个庞大商人群体,的确已经崛起。

大多数媒介和大众来不及察觉,2010年,大量金融资本已介入电子商务。这与吉利等传统龙头企业上网,以及凡客诚品等大众品牌的横空出世,共同标志着网商已届主流。

海量的网购消费者。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0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4.2亿,网购用户规模达到1.42亿。预计到2015年我国网民规模将达到8亿,网购消费者规模将达4亿。海量的网购消费者拥有着海量的个性化消费需求。

海量商品。互联网上的商品已经达到数十亿件之多。仅以淘宝网为例,截至2010年8月,淘宝网在线商品数量超过5亿件,并且每天新增1000万件。

9亿元——这是淘宝网在2010年8月的一天里完成的交易额。在一分钟之内,淘宝网上至少可以卖出969件服装、203双鞋、164件饰品。

2010年上半年,中国网络零售交易额为2118亿元,同比增长105.4%;而预计到2010年底,网络零售交易额将有望突破5000亿元,并将首度达到中国国民经济总额的3%,成为中国“主流经济”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值得关注的是,2007年至2009年,中国网络零售交易额年均增长速度为117.0%,是同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速度的6.5倍,而专家预测,中国网络零售的高速增长期持续到2015年。

实际上,中国的电子商务仍然处于儿童阶段。有一个大体的参照,中国的网民是4.2亿,但网购的渗透率只有33.5%,也就是说只有1.42亿人网上购物,但是这个可以达到多少呢,我们的网民已经超过美国的人口,美国的网购的渗透力已经到了75%。

那些令人吃惊的大生意

有了上面的铺垫,才来问你这个问题:

你知道网上可以做多大的生意?有些事情说出来就会把你击中。

作为独立的B2C网站,凡客诚品的出现如天外来客,如果你现在还不知道“凡客体”,你已经OUT。凡客诚品老板陈年原为卓越网创始人之一,发展不顺后领了一班旧将横刀单干,不到一年,订单就达到平均每天2万件,超越了PPG18个月所创造下的成绩。

作为内部B2C,你知道淘宝上有多少大卖家?淘宝内部人士透露,初步估计,销售额上亿的卖家,应有近百人的规模。

已是网上知名品牌的麦包包,目前的销售额仍然是个谜。来自麦包包公开的资料是,2008年销售额为1000多万,去年这一数字为4000万,而老板叶海峰希望今年能超过1亿元人民币。但也有业界人士称,麦包包的实际销售额远远大于这个数。

3年时间,麦包包实际上已经获得两轮融资。2009年年底,由DCM、联想投资、挚信资本三家共同投资3000万美元,其中DCM领投,资金已经在去年初、去年底分两次给到麦包包,目前管理团队仍持有控股权。

在此之前,麦包包曾获得过意大利箱包家族集团VISCONTI DIFFUSIONE SNC提供的数百万元天使投资。

一家叫深圳市佐卡伊珠宝的公司,今年在淘宝上卖出了一颗5克拉的裸钻,交易价格139万,这是淘宝上单笔成交额最大的交易。如果今年顺风顺水,其销售额将触及1亿。这对传统经验笼罩下的人们来说,是不放心,也难以置信的。实际上,佐卡伊珠宝还只是电子商务领域的第三名。

2002年,徐潇和她的哥哥联合创立一家购钻平台,因为哥哥的网名叫“钻石”,她的网名叫“小鸟”,于是起名“钻石小鸟”。

2007年,“钻石小鸟”成为中国第一家获得国际风险投资的珠宝品牌,同时借助三年时间飞速成长,钻石小鸟已经在2009年实现了年销售额超过3亿,用户超过30万。

而另一家珠宝公司柯兰,号称年销售20亿——这一数字震惊江湖的同时,亦为业内所怀疑。

相较B2C的淘宝,作为B2B网站平台的阿里巴巴,销售额过亿要容易得多。尤其是外向型出口行业。

资本杠杆的大规模应用,风投资本的大量介入,必将伴随着更多的资本运作。业内预计,在两三年内,电子商务公司申请上市将不再只是冲动。

比如,杭州人何荣生,他有两家专门做帆布工艺花和中外名画的产业化复制的公司。

简单说,他的主营业务就是如何最好地“山寨”艺术品,并将其产业化。通过B2B平台链接海外客户,对外自营出口从2005年的35万美金,到2010年的1000万美金,增长28.6倍。他的帆布墙挂艺术画产品成为了国内同行的标杆,他的公司也成为行业的隐形冠军。

这个隐形冠军,正在准备上市。

电子商务对商业模式的颠覆

我们必将看到越来越多极具想象力的商业模式。无论从宏观经济,产业经济,还是微观公司。

电子商务对传统行业的改造是极大的。比如,淘宝网内部人士透露,在服饰领域,一度卖得最火的品牌,竟然是九牧王,其超过了杰克琼斯。

2009年以来,传统企业明显加快开辟网络零售市场的步伐。众多来自服装、化妆品、家纺、食品等行业的品牌企业,或是以官方旗舰店、授权专卖店等形式亮相各大网络零售平台;或是推出自有电商网站,如苏宁电器的“苏宁易购”、中粮集团的“我买网”、富士康的“飞虎乐购”等。

钻石小鸟“鼠标+水泥砖”的双重模式将被越来越多的社会零售公司借鉴。这一模式的含义是,“线下体验+线上购物”。如同,在李书福的未来版图中,4S店有可能将成为一个体验终端。

而这一模式,对整个传统成本链、供应链、信息链的冲击到底有多大,目前尚无法评估。

再比如,当美邦服饰强势登陆中小板,引起社会对“快公司”兴趣之时,PPG、凡客诚品等品牌的“超音速”崛起,已经形成对周成建极大的刺激。

“快公司”到底能有多快?创意家居品牌百武西在2009年2月才进驻淘宝,2个月营业额就突破了10万;2010年5月,其单月销量早已突破百万。2008年,摩登小姐品牌创始人吴芳芳面对巨大的库存压力,不得不被“逼”上网。可只用一年时间,她做到了淘宝网童装销售冠军。

而有了成本优势和信息共享,在工业化年代难以实现的“个性化”、“定制化”,在网络年代显得如此轻松。

在淘宝网上,搜索“定制”关键词,相关产品达91.1万件,其中包括12.4万件家具、8.1万件服装。搜索“DIY”,相关产品约215.7万件,其中包括41.8万件项链和饰品、15.5万件居家用品、13.4万件玩具。 阿里巴巴诚信通用户酷绅公司提供的定制衬衫包括近3000个号型。除了尺寸,顾客还可以自主选择衬衫的颜色、面料、领型、袖型甚至包括纹理。

“适之宝”枕工坊可以生产12大类、20多种天然理疗功能、达1500多个规格的枕类产品,除了普通的成人和儿童的睡用枕头,还涵盖腰用枕、眼用枕、胳膊枕等各类枕头。最小的枕头是一款宝宝奶嘴枕头,只有8厘米大小。

由电子商务交易平台而衍生的各种商业形态亦层出不穷。譬如高阳捷迅,支付宝最大的手机充值合作商,在淘宝上有大量下线卖家。譬如1号店,倡导宅配购物的生活方式,成为时下最火爆的网上购物超市,有“网上沃尔玛”的小苗头。

人们还兴奋地看到越来越多草根商人的传奇出现。比如患癌症的老奶奶、大量的农民创业者、学生群体等等。

一切还只是开始

毫无疑问,以上数据和案例,足够刺激人们的神经。但这仅仅是“开始”。

“开始”,首先意味着,电子商务必将挑战你更大的想象空间,其次将更深入地改变你的生活和中国的财富路径,这也意味着它的不成熟。

近期阿里巴巴的修改搜索路径的风波,已经将这一问题摆上了马云的台面。如何保证互联网交易模式的公平、公正、公开?电子商务的本质优势和困境又是什么?而第三次IT技术革命(即物联网)又将为电子商务打开怎样奇特的空间?

在电子商务平台上催生的种种新锐公司、商业群体、创富模式,都是可持续的吗?可持续性将如何构建?它们又将带给人们怎样的幸福和伤悲?

从2010年开始,人们必将和马云一道,去追寻这些问题的答案。理财周报亦将展开持续报道。

让我们一起想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