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 ecommerce
当前位置:首页 > 网站营销 > 电子商务
聚美优品陈欧、戴雨森:不做伟大公司的螺丝钉
发布日期:2011-09-09 阅读次数:558 字体大小:

8月19日,“快乐女生”进行到争夺全国6强的比赛,评委席里出现了聚美优品的CEO陈欧。这是陈欧第一次作为评委出现在这项人气颇高的电视节目中,他的投票将对选手的去留产生影响。陈欧说自己去长沙不是玩票,而是为了更大地提升自己的知名度,从而为公司带去效益——这和他亲自为聚美优品代言,巨幅照片出现在户外广告牌是一个道理。

在比赛结束后的1小时(午夜12点左右)内,聚美优品的订单额达到50万元,刷新了该时段订单量的纪录。陈欧为此付出代价,在网上他遭遇陌生人指责,有来自被淘汰者拥趸的不满,也有人认为他不务正业。

“如果做一件事情能够为公司带来好处,我宁可牺牲一下自己,我这是个人行为。我事前想过可能会有批评的声音,但没想到这么多。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啊,这样的活动短期内肯定不参加了。”陈欧有点无奈地说道,“在这种事情上,我确实不太有经验,这是一盘难下的棋。”陈欧自诩是有魄力的人,只要能对聚美优品有好处的事情,他都能下得了决心去做。

在聚美优品,气场强大的陈欧主外,主内的是他的搭档、联合创始人戴雨森。戴雨森看上去有些腼腆,爱笑。他是陈欧在斯坦福大学的师弟,两人相识于斯坦福大学校园,都有浓重的创业情结。

2009年6月,MBA毕业的陈欧立即回国创业,戴雨森随后放弃学位回国加入陈欧的团队。戴雨森说自己和陈欧身上有很多类似之处,尤其是都不想在大公司里做一颗螺丝钉。“一家企业很牛、很伟大,但是它那个伟大属于它的高管,跟我有多大关系呢?这其实是一个很难说的事情。”因为喜欢过自己可以驱使、而非由他人安排的生活,两个20几岁的年轻人前脚迈出校园,后脚就踏入了中国互联网创业的险滩。

陈欧是四川人,2001年高中毕业后赴新加坡,就读南洋理工大学计算机系。陈欧同时还是出色的游戏玩家,靠打游戏挣零花钱。在“大家普遍循规蹈矩的新加坡”,程序员陈欧和师弟刘辉开发出了在线游戏对战平台Garena,并在第一年就有了300万注册用户。在陈欧手上,Garena最高时有上千万的注册用户。

2007年,陈欧决心做大商业,经过几番思考,他先放下了手中事情,去斯坦福大学攻读MBA.用他的话说,那个时候把事情做大还力不从心。当然,这次创业也让他赚到第一桶金,并成为他得以去斯坦福的一块敲门砖。

这一年,刚考上MBA的陈欧经斯坦福大学的校友介绍,在北京和天使投资人徐小平吃了顿饭。席间,徐小平开玩笑说,陈欧适合出演他投资的电影中的男主角。徐小平还建议陈欧专心创业。

戴雨森比陈欧小三岁,当陈欧在新加坡做游戏平台时他在清华大学工业工程系读本科。大学期间,他先后在GE、谷歌和百度实习。2008年,22岁的戴雨森获得了去斯坦福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系读硕士的机会,热爱互联网的戴雨森兴奋异常。此时的陈欧正在谷歌中国实习,经历着一段“非常没有激情的大公司生活”,他也由此明白自己的宿命不是大公司,非创业不可。

陈欧在斯坦福大学的华人学生聚会中认识了戴雨森,发现此人和自己一样,对互联网有浓厚兴趣,想干一些不同的事情,且非常执着,尤其都想在毕业后回国创业。陈欧说:“斯坦福大学的学生也不是毕业了都去创业,大部分人还是进公司。”在斯坦福大学的两年,陈欧一方面跟当地的VC打交道,“先混个脸熟,到需要钱的时候弄不好会给你钱”;另外一方面是跟一些想回国创业的人来往。戴雨森和几个华人学生搞了名为CEO(China Entrepreneur Organization,中国创业家)的小沙龙,大家聚在一起、尤其是吃饭的时候讨论创业的点子以及获得的资源。戴雨森说,这群学生里后来真正全职创业的就剩他和陈欧两个人。“大家都有想法但也都知道这是有风险的。”戴说道。

很快,陈欧要毕业了,对于未来,他只选了一条路:回中国创业。“因为我第一次创业没有把公司带上市,第二次回中国创业我想做上市公司,一定要做出来,我想得很清楚,一定要做上市公司。”

2009年,陈欧在参加完毕业典礼后马上返回中国,他迫不及待地要折腾出一番事情来。陈欧和创新工场的合伙人汪华曾经在2008年就有过一次深入的交谈,当时还在谷歌商务发展总部的汪华建议陈欧不要一毕业就创业,而应该找准一个行业先熟悉、沉淀,然后再出去单干。

陈欧不听,他一天也不愿意在大公司里待着,同时抱着“光脚不怕穿鞋”的心态,还是决定试一试。陈欧带着一个全新的项目回到中国,没有钱,他找了已经2年没有联系过的徐小平。在北京的中国大饭店,陈欧和徐小平一边喝茶一边解释自己带回的项目,很快达成了投资协议。徐小平向陈欧的项目投资了18万美元,顺便还给陈欧的团队一套房子作为办公场地。戴雨森也休学回国追随陈欧,从此再也没有回到斯坦福校园。陈欧的团队里,还有他在新加坡时的创业伙伴刘辉。

这次,陈欧选择的还是游戏行业,成立了Reemake公司,创业项目是在社交游戏中内置广告。陈欧在离校前接受北美华文媒体《世界日报》的采访时说道:“中国游戏消费者,买方市场较北美而言更加成熟,玩家付费模式清晰……但是,中国目前还缺乏与之匹配的商业模式企业,相信目前市值20亿美元的中国在线游戏产业将大有可为。”

陈欧和戴雨森很快发现,他们搬来的国外模式在中国行不通。陈欧说:“当时对市场不了解,商业环境不了解,尤其因为中国的商业环境、诚信体系差很多,因为这些不太了解而吃了不少亏。”当初意气风发的

轻人被现实泼了一桶冰水,剩下的是无助和焦虑。折腾掉数月之后,陈欧发现方向、资源、团队,这些创业的基本要素几乎一无所有,转型的方向亦不明确。公司原来有20多人,之后那些人都走了。“那时就剩下我、雨森、刘辉和一个负责行政的员工”。那年冬天的一天夜里,陈欧喝过酒,回想几个月来之遭逢,独自痛哭了一场。

“换跑道”是一场赌博。陈欧主张往电商方向靠。戴雨森却建议做社区。陈欧认为社区需要长时间培育市场。戴雨森觉得电商环节太复杂,且缺乏采购等方面的经验。外部环境是,王兴的美团网已经上线并火起来了。

2010年3月,由陈欧拍板,公司转型化妆品团购。那时,他们只剩下几十万元的创业资金。由于资源有限,陈欧等人避开正面战场,从细分领域进入。之所以选择化妆品。陈欧的考虑是:化妆品链条长、毛利很高,平均可达25%~30%,高端化妆品更高,利用网络渠道可以进一步降低成本;其次,中国是全球第三大化妆品市场,但国内化妆品B2C市场一直缺乏一个知名的垂直类网购品牌。

陈欧和戴雨森缺乏经验,这是一次依靠直觉的商业冒险。他们用很短时间让聚美优品的前身团美网上了线。陈欧将代理商的化妆品买断,存放在仓库,以限时团购的形式卖出,价格比专卖店低了4成。同年5月,陈欧全面停掉了之前的游戏内置广告业务,同时再次获得了来自徐小平的200万元投资。

团美网上线后,业绩出人意料地好,不到5个月注册用户突破10万。戴雨森说:“2010年基本没有投广告,全部都是用户的口头传播。”2010 年9月,团美网更名为聚美优品,同年销售额达到2000万元。2011年3月,聚美优品获得了来自红杉资本千万美元级别的投资,陈欧不愿透露这笔钱如何使用。5月,聚美优品转型为团购外表的化妆品B2C网站。

聚美优品是一家比较“重”的B2C企业,有完整的采购、物流和服务团队,自己掌控从进货到发货的全过程,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保证购买者的用户体验。聚美优品还推出了无条件退货的条款,这让其积累了为数不少的回头客。“实际上,退货的人非常少。”戴雨森说。

陈欧认为,目前最大困难是供应链,供应链比较乱,“找到好的货源需要时间积累”。另外,电子商务圈本身的混乱也需要陈欧等人适应。简单地说,有人买一批货,然后拆开退回,陈欧怀疑是竞争对手所为。今年6月,网上出现几张帖,将矛头指向聚美优品,描述了其公司内部的动荡与人员流失,这将聚美优品卷入一次短暂的危机。

目前,聚美优品的团队核心成员极为年轻,大多在1985年前后出生。陈欧负责战略方面的大方向,包括品牌的塑造及市场公关;戴雨森主要是产品的设计、公司内部运营以及客服;刘辉主管技术。为了弥补经验欠缺的劣势,作为完美主义者的陈欧和戴雨森对执行能力的要求近乎苛刻。陈欧很强势,一旦下属承诺的事情没有做好,陈欧会发火,斥责下属。“在创业早期,我特别不能容忍错误。我是非常注重结果导向的。向我承诺了一件事情,如果没有做到,会受到我的严厉批评。”

戴雨森对产品细节挑剔,在清华大学和斯坦福大学读书时,戴雨森去旁听了很多跟设计有关的课程。设计聚美优品网站的购买倒计时牌时,他安了毫秒的计时器,希望通过它不停地跳,让很多女性消费者形成更强的紧迫感,从而加速购买行为。

“在我的团队做事,要对自己狠。我做事是狠得下心的人,做事我很清楚自己要什么,包括我去做评委被骂,但是我也很清楚一个收视率2点几的节目不能放过,因为是免费的。你站出来肯定有人非议。有一些人会攻击你,有的人背后阴你都可能,但是我是觉得对公司发展这是最有效的。”

陈欧有强大的自我执行能力,有时不得不像肉弹一样把自己扔出去:“乔布斯和马云在公关上做得非常好,通过个人品牌成功带动公司的品牌,省了大量的钱。我们也研究他们,通过这样的方式来省钱,因为今年电子商务成本非常高,泡沫非常大。所以今年谁能够更加高效地用低成本去营销,谁就能够真正胜出。”

陈欧希望聚美优品可以成为斯坦福大学的创业案例。硅谷的兴起,原因之一就是创业成功的校友树立榜样,让后来者前赴后继地投身理想。当然,陈欧也承认自己运气好,得以完成创业项目的大转型。创业已经是陈欧和戴雨森的一种生活方式,陈欧说自己已经很久不打游戏了,戴雨森至今每周玩一次。“一位前辈告诉我,一定要把公司做到10亿美元的级别,不然没有投资者会关注你。”陈欧说,他的目标是将聚美优品带进10亿美元俱乐部。

现在,他转述当年汪华的话给海外留学回国的人,“先沉淀、再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