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Industry dynamic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动态
PE巨头黑石的成长:从骨子里厌恶亏钱
发布日期:2012-04-01 阅读次数:812 字体大小: 标签:黑石私募股权PE

PE巨头黑石的成长:从骨子里厌恶亏钱

由施瓦茨曼实际掌控的黑石创造了令人叹为观止的新赢利模式。

PE巨头黑石的成长:从骨子里厌恶亏钱

《资本之王》   戴维·凯里 著 巴曙松 译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当前中国金融市场上PE(私募股权基金)投资的火爆程度,经常被夸张地形容为“全民PE时代”。这个行业最具标志性,最能呼风唤雨,让同行羡慕嫉妒恨的公司,就是美国最大的上市投资管理公司黑石。

2007年6月22日,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斥资30亿美元购入黑石集团约10%的股份。十分凑巧的是,在其挂牌上市之后不长的时间内,次贷危机不断恶化,黑石股价也不断下跌,至少从短期看,把包括中投在内的投资者套牢其中。换言之,无论是运气好还是精明的时点计算,黑石的创始人和原来的股东们成功实现了高位套现。

《资本之王》这本书系统记录了许多黑石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这样的案例。这个公司的成长轨迹与风风雨雨,对于直接或者间接参与PE事业的人们来说,无疑是很好的读本。

文/戴维·凯里

私募股权的妙处在于公司人很少,多数时候在暗处操作,他们很少在媒体露脸,更不会向媒体透露投资计划的细节。高盛有30500 名员工,其赢利情况每季度都对外披露。黑石集团尽管拥有众多工业和房地产业的控股权,但仅有1000 名员工,它的账目没到披露时间是绝对保密的。那些掌控几十亿美元的私募股权公司的网页通常非常简单,你很难在上面找到所需信息。

黑石集团、KKR 集团、凯雷集团、阿波罗全球管理公司、得克萨斯太平洋集团和绝大多数规模较大的私募股权公司的控制权,仍由各自的创始人牢牢控握。自从19 世纪的“强盗贵族”时代以来,还有哪个时代像今天这样,会有这么多的巨额利润流入到如此少数人的手中?

私募股权的力量在华尔街空前强大。以前,资产收购公司仅仅是一个依靠银行给予施舍来维持交易的乞求者。现在却反过来,银行向黑石集团等私募股权公司摇尾乞怜。

1985 年,施瓦茨曼和他的伙伴、黑石集团的共同创始人彼得森加入这个收购游戏中。到2007 年,由施瓦茨曼实际掌控的黑石集团风头超过了其他顶级对手公司。经过22 年的发展,施瓦茨曼和彼得森创造了华尔街令人叹为观止的新赢利模式,这时的黑石集团已足以与全球任何一家超级投行相匹敌。

在2006~2007两年间,黑石集团和他的同行们收购的公司规模不断创出新高,引起了市场的担忧和批评。股权投资行业中部分公司的做法的确不妥。一些金融家们耀武扬威地以企业掠夺者的身份进行恶意收购,继而颠覆企业的管理层。私募股权投资公司大多数时候选择吞并陷入困境的公司,一旦得手便像侵略者那样毫不留情地解散员工、肢解公司。因此,他们被看做是“资产强拆队”,以狩猎公司为食,把优质资产出售后扔下负债累累的残骸,怀揣横财扬长而去。

事实上,私募股权公司常常因解雇工人、出售资产、破坏公司现行制度而遭到起诉。

人们恐惧这种公司,因为私募股权公司体现了资本家最本质的特点:痴迷于把公司变得更值钱,而不管公司是增长还是衰退,结了一笔生意然后再开始一笔,不断地兼并,然后寻找下一个目标。他们是以赚钱为唯一目的持股人,没有任何人情味,无情索取利润之后就会毫不留情地将公司抛弃。

施瓦茨曼及其同行创造了资本家的新形象,他们介于大银行和兼并公司之间,他们的生意遍布全世界。与企业不同的是,他们的投资组合一年一个样,每笔生意都是单独运营,或赢或亏,互不影响。这些精英们影响力巨大,通过收购举措以及做出的收购评价极大地影响着市场。

尽管“剥离- 抛弃”的形象依旧,但私募股权公司就是通过收购那些衰败的、陷入困境的公司,然后帮助其恢复生机并做大做强,再将其出售从中获利。在这一方面,黑石集团有许多成功的投资案例。它帮助默林娱乐集团从一个小小的英国娱乐公司发展成为一家国际性的大企业;乐高玩具和杜莎夫人蜡像馆也是两个成功的典范;在它的帮助下,德国一家单一的玻璃瓶制造商格雷斯海姆集团发展成业务复杂、赢利水平更强的药品包装商。

胆识,还有那种对亏钱发自骨子里的厌恶塑造了这家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