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 10 日发表的最新财报显示,2011财年该公司预计净亏损额将达 5200 亿日元,超过 1994 财年的 2933 亿日元,为其历史上最高亏损纪录。同时,这也是索尼连续四年报亏,四年来总亏损额累计达 9193 亿日元。
如何应对巨亏,索尼财务总监加藤优在记者招待会上表示,“改革没有禁区,为了改善收益,要采取各种各样的措施”。从目前来看,索尼确实推行壮士断腕之策:一是大规模裁员,到今年底 1 万人将离开索尼,这是该公司历史上第三次大规模裁员。二是甩掉包袱,轻装前进,化学业务出售给日本政策投资银行,中小型液晶面板与东芝和日立合并。索尼新总裁平井一夫本月刚刚上任,今后还将出台一系列改革举措。
昔日的电子消费产业巨头败走麦城,且屡战屡败,多年找不到扭亏之策。原因何在?很多公司是败在没有长远的战略眼光上,索尼却不是。
2003年 5 月,苹果公司的 iPhone 和 iPad 还没影儿,时任索尼董事长的出井伸之就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预测,1年半时间内,数字化制品的功能增加一倍,9个月宽带网传输速度增快一倍,现在是数字爆发的时代。在电器业界,出井伸之对未来的预测是很有远见的。也许正是为了对应迅速变化的时代,让索尼更有世界视野,2005年 6 月霍华德·斯金格担任索尼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当时提出的口号是“加快改革步伐,再塑索尼辉煌”。索尼确实推出了要与 iPad 抗衡的产品,这就是电子书终端“Reader”。按照索尼的计划,“Reader”先在美国销售,与苹果的 iPad 和亚马逊的“Kindle”苦战,等到 2010 年 5 月 iPad 登陆日本之后,10月“Reader”又转战日本市场。
由于功能相对简单,更多的只是用于阅读,不像 iPad 具有电脑的诸多功能“Reader”只能节节败退。
更糟糕的是,不仅电子书终端竞争不力,索尼着力经营的数码相机、摄像机、导航设备、电视等数种数码产品的功能全被集中到 iPhone 之上,后者的火爆热卖严重影响了索尼所有单一功能电器产品的销量。业内人士惊呼“意想不到”,索尼满盘皆输。究其根源,索尼败在技术整合能力不强之上,虽然看到了未来的发展方向,但没有能力制造出技高一筹的产品,索尼失败在意料之外,更在情理之中,技不如人,必然失败。
另外,索尼不具有价格优势,电视美国主战场销售状况不佳,原计划本财年电视销售 4000 万台,但现在看来最多只能销售 2000 万台,原因是韩国三星的电视质量不逊于索尼,但价格便宜,种类繁多,索尼电视与三星竞争处于劣势。与此同时,日元持续走高,影响了索尼销售电视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