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子来了!一个流言在QQ好友之间流传着。多年不联系的同学突然出现在联系人名单中,一个陌生人准确地在QQ上叫出了自己的名字,自己的好友分组中好像多了些陌生面孔;QQ圈子为什么会做到这些?它是否读取了我的聊天记录和私人信息并公布出去了?腾讯为什么要推出这个产品?企鹅要统治世界了吗?
■ 圈内人
在公开信息前应告知
小刘是个参加工作不久的应届毕业生。前不久的某一天,当他打开QQ时,按照提示升级到了QQ 2012版。这个版本中多了一个“圈子”功能。打开该功能后,他发现,自己突然出现在一个“推特好友”的圈子里,这个圈子里的确有不少自己在推特上的好友,“可我跟他们没互换过QQ呀”!小刘还发现,在另一个叫“高中同学”的圈子中,出现了很多很久没联系的同学,而有些同学,是自己一直避开不想见到的。
小刘的遭遇并非个别现象。各种使用QQ圈子后的感受开始在人人网、新浪微博等社交媒体上传播,有的人说“太神了,那么久那么远的人都找到了”,也有的人大叫“怎么前女友和现在的女友在圈子里碰头了!”
小刘很郁闷,也有一丝恐惧:“我使用QQ十年了,这十年里的聊天记录就算存成文本文档,也得有几百M了吧,QQ能把我从来没想着联系的人‘揪’到圈子里,是不是分析了我平时的聊天记录,才能知道这些人的名字?为什么我自己的真实姓名,会在圈子里展现给那些陌生人?”
也有一些懂技术或者直接从事互联网行业的QQ用户,在阅读了QQ圈子开发工程师公布的文档之后,了解了圈子的算法和运行原理。但这依然难以让他们消气:“即使QQ圈子没有读取我们的聊天记录和私人信息,它所公开的信息也来自于我朋友们对我的‘标注’,但问题在于,它所公布的信息未必是我想公布给圈子中所有人的。换句话说,公开什么信息,公开给什么人,起决定作用的不该是一个算法,而是告知我,让我来决定”。
■ 开发者说
“只想让你不忘却好友”
开发QQ圈子的腾讯工程师看上去很委屈。在遭遇质疑后,他们在炮火最密集的网上知识社区知乎上,第一时间贴出了圈子的设计初衷和原理。
牛津大学人类学家罗宾·顿巴曾经发现,人的社交圈子范围很小,亲密好友可能有五个,密切行动伙伴可能有五十个,有亲缘关系的氏族上限也就是150个人而已。超过这个范围,人就会定期遗忘一些好友。这些在原始和古代社会没问题,但在需要大量人脉和密集交往的现代社会,这种遗忘看上去就是人脉资源的浪费了。此外,当一个人要融入新的交际圈中,往往也会效率低下,因为不是人人都能熟练运用“六度空间”理论,迅速找出自己与新交际圈之间共同认识的好友的。
腾讯圈子的工程师描述说,“我们期望‘结识新朋友,不忘老朋友’。可事实上,我们正处在一种‘难交新朋友,忘却老朋友’的尴尬处境中。”因此他们设想,将生活中过去、现在和即将进入的各种人际关系圈,一起放在社交网络中,也就是中国最庞大的社交网络平台,QQ平台上。
在尝试了各种算法之后,工程师们发现,QQ本身所具有的“分组”和“备注名”功能,效果比一些复杂的数学算法还要好。圈子的实现原理是:如果用户小刘自己建立了一个“高中同学”组,组里面有同学A、B、C;而A、B、C三人也建立了高中同学组,三人的组里都有小刘,并且他们都为小刘起了备注名“刘班长”,那么,A、B、C三人高中同学组中共同拥有的另外一位用户D,就会出现在小刘“高中同学”这个圈子中,尽管小刘此前并未加D为好友,甚至可能因为两人上学时的一些矛盾,小刘并不想联系D。
腾讯的工程师坚决否认了“圈子是通过读取用户聊天记录和隐私资料来实现人脉拓展、发现功能”的这一说法。圈子的实现,目前只依赖两个资料:用户的分组名,用户好友给该用户的“备注名”。“只有在圈子中半数以上的成员,给该用户使用了严格相同的备注名,这一备注名才会作为正式名称向圈子里的其他成员公布”。腾讯一位员工由此也驳斥了一些网络上的流言:“说圈子让一个人的现女友看到了前女友,那几乎也是不可能的,除非在这个圈子中,有半数以上的人把那个女孩标注为‘前女友’。如果说仅仅是让现女友知道了前女友的名字,那不该怪圈子吧,只能说明这个用户和前女友、现女友都在同一个交往密集的圈子里,圈子也没有泄露你们俩以前曾有过感情这件事。”
■ 旁观者说
“应让用户自己选择”
知名社会网络营销学者申音,对QQ圈子引起的争议发表了长篇看法。申音认为,大多数人都经历过“档案时代”,每个人的个人信息被无形的幕后者控制、操纵,这才是最可怕的,这种信息不对称带来了权利不对称。而在互联网时代,Google、Facebook会越来越多地记录个人信息,但如果个人采取不抗拒而是合作的态度,其个人价值也会提升,“通过你这个点的链接越多,通过你传递的信息就越多,你的网络影响力就越大”。在推特和微博上,加V认证的人是少数,但因为公开了个人信息,他们的话在其专业领域内更可信,主宰了信息的流动。
因此,技术的飞速发展带来了个人社交生活的飞速发展,“虚拟社交会倒逼真实社交”。在今天,豆瓣、Google有时的推荐结果之准确程度,已经超出了用户自我定位的程度;总有一天,通过对个人信息的大量收集、分析、计算,“机器比你更懂你”。因此,个人在这个新社会的最重要能力,是“适应”而非“遗忘”。
针锋相对地,宣亚公司的社交网络研究者高济禾则在知乎上发表了他的反对意见。尽管赞同腾讯的尝试勇气,也不认为这是一种作恶,但他仍然认为,用工程师的思维处理复杂的社交关系问题,是QQ圈子引发强烈不满的本质原因。
高济禾称,人类的社交关系并非简单在工具层面上即可以维护、增强,其背后还有制度、社会结构的强大影响力。QQ圈子可以扩展人脉,但这种“意外扩展”带来的并非都是愉快,很可能会在复杂的关系作用下带来意外结果,例如发现“原来我室友和初中同学有一腿”“某下属和某哥们居然一起被抓过”等等。
真正好的社交产品,应该尊重“遗忘”的权利而不是把所有信息都记录、推送过来;应该尊重用户的选择,哪怕这种选择权是种假象;社交产品还应该嵌入制度的作用,尤其在中国这种社交关系中掺杂了更多权力、利益与交换的用户环境下,不该指望着简单的算法一劳永逸地解决人脉问题。
■ 他山之石
Facebook同样身陷隐私争议
全球最大的社交网络Facebook,在拥有巨大用户量和海量用户信息之后,也面临着诸多隐私权方面的指控。
2006年,Facebook推出“动态新闻”功能,用户在Facebook上的一举一动都可以作为动态显示在他自己的页面上,例如看了什么电影、与谁有了互动等等。该功能上线后,Facebook员工还来不及庆祝,愤怒的用户抗议声就几乎淹没了整个网站。扎克伯克不得不亲自撰写博客道歉。
这个问题的爆发与解决方式都颇为值得腾讯QQ圈子借鉴:工程师们迅速修改了网站代码,让用户可以选择自己的哪些动态被广播出去,哪些需要保密。这一举动迅速平息了争议,并进一步成为Facebook巨大商业价值的来源:当一个用户显示自己“买了一瓶新百事可乐尝尝”时,他所有的朋友都能看到这个不是广告胜似广告的举动。
本版采写/本报记者 阳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