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专家表示,这样看似庞大的电视剧市场,真正盈利的并不多,至少每年有10亿打水漂
新《西游记》的一笔账
当新版《西游记》在本月末即将登陆四大卫视时,出品人北京慈文影视公司董事总经理马中骏算是舒了一口气,五年的时间是一个煎熬的过程,因为最初翻拍《西游记》就不是一个理性的决定。
“这缘于当时7岁女儿的一个疑问,为何爸爸拍摄的那么多影视剧中没有一部是给孩子们看的。”当时,马中骏就立即决定答应女儿的这个要求,想来想去,拍摄《西游记》。
马中骏先是考虑拍摄动画片,投资3000万元,等成片出来后,女儿先给了甜枣+巴掌的评价,即同学评价很好,但创新还不够。
于是在制作电视剧版时,马中骏就将《西游记》中带有佛教色彩的内容抛去不少,内容更多放在一个励志故事上,加之特技的神话色彩,这样就将群体基本定位于14岁到25岁之间受漫画和游戏影响长大的群体。
在剧本不断修改落定后,真正让马中骏后怕起来是一种纠结,来自于品质与成本之间的平衡。
新版《西游记》总投入为1.3亿,这算创了中国电视剧投资的纪录。
除了先期版权的预先销售的回款以及公司投资外,其中有北京银行对该剧单个项目的贷款达1500万元,另外还有两家卫视以“借款”方式给了马中骏2500万。
如果讲究特效的绝佳效果,邀请美国的团队制作的话,一集的成本基本在2000万美元左右,而这个几乎是整部剧的总投入,下下策是花钱请美国的特技制作人员到国内教授,如此,一是大量节约了成本,二是培养了国内的人才队伍。
最终,一集的特效投入基本占到每集总成本的20%。当时演员成本倒并不高。
发行渠道仍单一
中国电视剧发行渠道一般有两条,一条渠道是制片方直接卖给“最大买家”——中央电视台,优点是制片方省时、省力,但发行价格上不去。另外一条渠道是自己做全国发行,与各电视台谈判,发行周期长、风险大,而且发行人力成本又比较高,好处是最后总的发行价格一般要高很多。
不过,新版《西游记》是以版权的提前销售获得预付款,首轮卖给天津、东方、浙江与云南四家卫视(当时最好的能够每集卖到80万~90万),接下来第二轮的销售,以低于这个价格卖给地面电视台进行试播。
这算是电视剧最重要的收入来源(相对于这种传统的销售模式,网络版权的销售也成为电视剧越来越重要的收入来源。单就龙头企业华谊兄弟来说,目前新媒体版权的销售在整体销售收入中所占的比例还比较小),再加之网络版权以及海外版权的销售,马中骏刚刚收回成本。
这似乎和新《三国》的命运相似,总投资同样也是1亿元,首轮卫视版权销售(160万/集)+音像制品版权交易(每集9万元),+网络版权(单集15万元)+加上韩国和日本的海外版权以及第二轮卫视和地面台的销售,新《三国》算是赚了一笔,可是回收期长达4年到5年,总体计算,投资回报并不高。
刚刚收回成本也只能算是自我安慰的最好一种说法。
而这个的背景,是各大卫视正在不断增加采购费用。
“市场就是这样,我们每年的采购费用也在增加,由1亿、2亿到3亿,有些地方卫视达到了四五亿。”一省级卫视的相关负责人告诉本报记者。
能盈利的不多
资金量在增加,产出量也在增加,电视剧市场的总盘子正在迅猛扩大。
广电总局电视剧司的统计数据显示,1985年,年产剧集1997集,经过1995年、2000年两次倍增,2003年已经破万,这几年稳定在13000集左右。著名导演尤小刚曾公开表示,每年电视台买片子花费不超过40亿,而13000集电视剧制作成本最低要50亿,大量风险资本的流入,令电视剧市场像股市。
相关专家表示,这样看似庞大的电视剧市场,真正盈利的并不多,至少每年有10亿打水漂。
这些风险资本中鲜有机构投资者进入,即便有些机构进入,基本停留在对知名导演的项目投资上。
作为一个全媒体内容提供商,倒是国外的一些模式挺值得国内应试人思考的,其中一个做法是做8~10分钟一段的故事,连起来4段到5段,就是一个电视剧的一集,它是有连贯性的,变成13集的,就是一个季播,中间还会切分成一个90分钟的电影,这是同时在做的,它在做的时候相当多的东西是3D的,倒过来也可以做成二维的。
这种并非传统理解的一菜多吃,而是整合营销。它在推出的时候有一个统一的节奏,是按照整体规划来做,来提高整个产品的力度、影响力以及品牌延伸力。
“所以我们公司有动画,有电影,有电视,有新媒体内容,都做,原因在于它们不是分散的,而是集体的、整合的,这是我们企业架构中想要的。” 马中骏表示。(陈汉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