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Industry dynamic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动态
搜狗CEO王小川:挫折里的那些事儿
发布日期:2011-11-04 阅读次数:542 字体大小: 标签:王小川搜狗CEO乔布斯传

搜狗CEO王小川

搜狗CEO王小川

在搜狗8年的成长历程中,无论产品、市场还是管理,王小川都觉得其实在那些暗淡日子里他学会了很多重要的事情。

成远|文 韩英钊|摄影

10月份,搜狗有两件事,一件事是王小川号召全体搜狗员工学习《史蒂夫·乔布斯传》,并为此特意买了700本书送给全体员工。另一件事是,一条消息引起了外部人的关注,即“搜狗搜索的使用率在9月30日首次超过谷歌,成为中国排名第二的搜索引擎。”这无疑是值得搜狗内部庆祝的消息,因为它意味着在未来的搜索广告市场份额上搜狗将再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两件看似没什么联系的事情,其实在王小川看来有着某种因果。他希望搜狗上下学习的是乔布斯对产品和技术永不妥协、追求极致的勇气,特别是乔布斯在离开苹果的那段最暗淡的岁月中仍然坚定自己的方向从未放弃的精神。王小川觉得其实在搜狗的八年成长历程中,无论是做产品,做市场,还是做管理,2008年到2010年的那段暗淡岁月给自己及整个团队带来的收获最大。

从一般意义上看,王小川算得上中国互联网行业里的少帅型人物,进入ChinaRen时还是大四学生,27岁便做到搜狐VP,32岁成为独立分拆并且未来很有可能成长为10亿美元级公司的搜狗的CEO。但王小川却相信,顺境之下出不了英雄,只有摔倒过、遭遇过挫折才能成就伟大的公司。在10月20日参加极客公园的活动中以及更早进行的采访中,王小川讲述了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和早期互联网公司做技术、产品和市场的宝贵经验。

钝感力

王小川号召全体学习《史蒂夫·乔布斯传》是有原因的。搜狗的“三级火箭”战略并非一开始就计划好的。今天搜索市场份额排名第二,不能忽视浏览器和输入法的功劳,但和许多大公司内部创业一样,一开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搜狗的8年历程,用王小川爱说的话叫“富二代创业”,需要经常跟母公司的原有体制作战,能坚持到今天主要凭“钝感力”。

外界大都记得搜狗输入法上线不久就获得用户好评的事情,当时甚至有送锦旗来的,因为它让许多用过去的输入法软件打字不方便的用户有了更好和互联网世界交互的接触口。但搜狗输入法的诞生却并非人们想象的那样一开始就是搜狐眼光长远,犀利看准的机会。“输入法上线他才知道。”王小川这样描述老板搜狐董事局主席兼CEO张朝阳一开始对搜狗输入法的关注度。

如果搜狗输入法的诞生还算是一个比较阳光的起步,那做搜狗浏览器就可以用暗淡的途中跑来形容了。“搜狗浏览器的诞生让我充分体味到做女人之苦,辛辛苦苦‘怀胎十月’,像生孩子一样把这个产品做出来,但搜狐市场部来告诉我不能发布,发布也不能带搜狐和搜狗的名字,原因很简单,你是做搜索的,做浏览器无法对外界解释。”甚至当时做浏览器的工程师都是隐藏在搜狗的搜索产品团队编制里。

2008年到2010年有一段最暗淡的时间,王小川甚至不再负责搜索业务,外界传言他要离职,甚至他做卫生时一擦办公桌,市场部就马上准备对外发声明以应对他可能离职的消息产生的影响。“虽然其他部门有各种过度的担忧,但张朝阳是知道这些事情的,他并没有阻止浏览器发布,老板既然没有说不能做,我照常发布了浏览器。”

输入法、浏览器的坚持其实源于一个基本市场判断:Google全球80%的流量是非首页带来的,还是百度有1/2的流量是非首页的,其中大部分是浏览器这种入口级产品;做输入法则更是如此,王小川回忆当时搜狗输入法的创始产品经理马占凯分析过,每年输入法的下载量有3亿次之巨,输入法产品经常高居下载站热门排行榜前几位。因此输入法和浏览器都能给搜狗搜索产品带来巨大流量。

凭借这些坚实的判断,王小川带领团队,即使在被“拿下”一度不再负责搜索的情况下,依然不断发布和迭代后来成为搜狗立足基础的两大产品。局面到2010年才有所好转,当时Google退出中国,张朝阳将注意力放到搜索上面,主动参与了搜狗浏览器的两次发布会,虽然当时发布会的定调还是“搜狗发布新一代浏览器,剑指搜索”。但浏览器的战略地位确实开始获得重视。

这时候,王小川抓住时机,找到周鸿祎(微博)希望其投资搜狗,后者一直看重搜狗长期积累的技术力量。于是周鸿祎见了张朝阳,大谈一定要做浏览器,浏览器是入口等等,间接上充当了游说张朝阳大力投入搜狗的“可信第三方”。虽然结果上马云(微博)后来成为搜狗的投资方,但王小川承认其实是周鸿祎和张朝阳的会面为搜狗分拆成为独立运作的公司起到关键作用。

从这件事上,我们多少看出王小川在“钝感力”的那种坚和硬背后也有柔和软的一面,这或许和他自己说的,“老板张朝阳是物理学思维,我是生物学思维。”有一点关系,很多时候他会思考如何借助生态系统中有利的资源,和做产品的直线最短思维不同,CEO有时候需要走曲线道路去运作资源和创造环境。

不要陷入技术完美主义

王小川一路从程序员做到CTO、CEO,在他的职业发展过程中,产品经理这个头衔其实还没有今天这样普及和细分出来。但大大小小的产品他经历过许多,从不同的角度他参与过也亲自做过不少产品决策。他认为今天搜狗有足够的判断力识别优秀的产品经理,他给优秀的定义是:一、能够不断自我否定;二、能一句话把产品体验讲清楚;三、可以完全不懂技术。

所谓不断自我否定,是指产品经理的学习和认识世界的能力,进而像乔布斯那样在产品上永无止境的追求用户体验的极致,产品的迭代其实也是产品经理学习和自我否定的过程。一句话把一个产品的体验是什么讲清楚,可以用马占凯做搜狗输入法举例子,他只用了一句话定义输入法产品如何叫“好”,从工程师到设计师都清楚了,那一句话就是“让用户敲字省力”。关于产品经理是否要懂技术,王小川认为可以完全不懂,最怕半懂不懂,这种情况反倒容易限制想象力。

对于初创期的产品如何做决策和推广,他也给出了几条建议:王小川创业三条经验:一、不要技术完美主义,也不能失去技术质感;二、做那些不实现用户就不会埋单的功能;三、跟着用户的声音进行市场推广。三句话恰好回答了三个问题:一个产品要不要做(选准用户需求和市场)?一个功能要不要做(功能的取舍和优先级)?怎样的市场推广才有效(推广策略)?

比如产品要不要做,在搜狗输入法早期的时候,有技术很牛的工程师反对做这个产品,一个理由是输入法软件和Windows兼容性方面有很多问题,导致不可能在每台电脑上都好用;第二个理由是输入法需要大词库,要想做到输入反应快得安装很大的词汇数据库存储量。实际到后来这两个问题一直存在,却并未影响输入法产品的成功。王小川想通过这个例子说明不要陷入技术完美主义的误区。不过他同时强调也不要陷入只要把UI做得特酷特炫就能吸引用户的误区,一个优秀的产品也不能缺少技术质感,产品经理也要技术追求,虽然不一定要懂技术。

关于产品经理经常面临的功能的取舍和优先级问题,王小川认为在产品初创期,早期几项功能的选择上,应该侧重于有一定难度、门槛,或者做起来比较复杂,很多人因此不愿意去做的功能上。比如浏览器的防假死、防崩溃,当然也要考虑投入产出比,做与不做的效果应该让用户清晰感觉到。

市场推广方面,产品人员可能有自己的专业语言来描述产品的优势在哪,但用户通常听不懂这些专业描述,比如搜狗输入法曾经用“首选率准”来做推广的卖点,但用户就是说“词库全”,于是王小川马上决定跟着用户的说法走,往“词库全”方向推广,并且结合“超女”等热门事件中的词汇去及时更新词汇,收到很好的效果。产品推广根本上还是给用户讲故事,需要选择用户爱听、能听懂的故事来讲。

被问起移动互联网的时候,王小川通常不会说太多,因为作为搜狐CTO和搜狗CEO,两个平台的移动战略都处于紧锣密鼓的规划期,不方便多透露。但多次交流中被反复问到后,王小川还是给出了听上去很像深思熟虑过的一些观点。比如,他认为桌面互联网是越做越薄,与之相对,移动互联网一定要做“厚”——在尚未开垦的土地上,只能上下游都自己做。

王小川进而认为移动互联网上各家的策略可能都是先做封闭,把上下游都做了,自己的各个环节都打通了,迅速建立自己的小王国,像早期的PC业一样,互不兼容,但市场在快速成长,也谈不上激烈竞争。他认为开放是竞争进入足够激烈状态下的自然选择,因为开放能够缓解竞争压力,令每一方都受益,大家才最终会去开放。同时,他认为移动互联网上的最后会成功的产品一定和桌面互联网上形态完全不同,比如苹果新推出的Siri助手,有搜索的“神”,但完全不是一个“搜索框,敲字输入关键词”那种“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