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Industry dynamic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动态
阿里巴巴试水手机IM“群群”团队逛撒邀请帖
发布日期:2011-04-21 阅读次数:653 字体大小: 标签:阿里巴巴

  近日,记者接到了阿里巴巴旗下“群群团队”发来的第一批内测邀请函。“群群团队”为了保证内测的质量,制定了很严谨的内测邀请机制,不但在身份上严格要求,还对控制每一批内测人员的数量,以保证能即时处理收到的回馈。所以,前几天记者才被允许正式参与“阿里群群”的内测。以下是记者的一些内测体验,虽然“群群”还算不上一个完美的产品,但其中还是有很多亮点,值得大家借鉴探讨:

clip_image001

测试机型:iPhone 4测试系统:IOS 4.3.1产品创意篇

clip_image002

  现在国内的手机IM市场风起云涌,各种产品层出不穷,其中的佼佼者如去年末横空出世的米聊、腾讯微信等。接着从今年初开始,这个市场的火拼逐渐从“手机单 聊”过渡到“手机群聊”。其实,这些现象都是国外手机IM市场在国内的一个映射,其中充斥了太多的“山寨”和“抄袭”,大家也都“默默”认可,开始实施 “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政策。虽是如此,很多高端用户还是非常期待国内的这个领域能有一款创新式的产品。

  相对其他同类产品,记者认为“群群”在以下的点比较出彩的。

clip_image003

  一、 无需注册从最早的Kik到后来群聊的GroupMe,或者国内的米聊、微信、飘信等等,所有的产品都必须注册、登陆才可使用。其中米聊还有米聊号,微信需要微信号,这在产品体验上很混乱,容易让用户变“傻”,一不留神没记住自己的“号”,用户就和这个软件说“拜拜”了。

  基于这点,“群群”为用户设置了“零门槛”体验——只要手机能上网,无需注册登录,就能享受群聊。从行业产品来看,“群群”创新了概念,也革新了用户体验。

  也就是说,安装了“群群”,你就可以直接邀请朋友组建群组,享受“无限量免费彩信”聊天的自由。

clip_image004

  二、完全基于手机联系人肯定有朋友纳闷“群群为什么不需要注册?不注册,群群如何识别每个用户的ID?”

  答案很简单:因为群群是完全基于手机联系人的。

  手机号码就是每个人的ID。如此一来,注册其实就成一个小门槛,一跨就过去,而且这给用户带来了非常妙不可言的体验。试想一下,不用注册,只管建立群组,只管和朋友聊天,完全不需要担心因为账号的问题认错朋友。

  必须指出的一点是,“群群”选择“基于手机联系人”、“无需登陆”还有更深的情感原因——手机联系人是我们关系网中最稳定、最紧密的一层。

  这层关系包括了我们的家人、从小一起长大的青梅竹马、散落天涯的同学等等。相对于人人网、QQ的虚拟, 这里能找到更多的归属感。因此,这些人组成的群组也会更加稳定,更加不可替代。

  可以说,“群群”在这里出了一张很到位的“感情牌”。

  产品体验篇用户体验是产品的生命线。这条生命线包含了产品几乎所有的内容,从整体的创意以及功能设置,从界面的设计到色调的搭配,从前台交互到后台的搭建无处不在。上文提到的“网页版群群”其实就是一个很好的产品体验,其中又包括了很多的细节体验。

  个人觉得“群群”的体验没有能做到极致,但是在很多的细节上做地挺好。一、信息推送不同于一般的推送只有“关闭”“显示”两个按钮,“群群”增加了一个“删除”按钮,方便用户直接删除掉一些“垃圾”信息,让用户对信息的掌控更自由。(下图)

clip_image005

  二、 横向切换聊天群组聊天记录上方的“圆点”是群组列表(如图),列表上方的“走马灯”显示该列表下的所有成员。相比Kik、GroupMe类产品的群组列 表,“群群”用户不需要进行退出当前聊天记录的操作,只需要在聊天的时候,左右拨动屏幕就可以在各群组之间切换,非常方便。如果要查看群组的成员,点击列表上方的“成员走马灯”即可。

clip_image006

  三、帮助用户解决“未发送”“信息未发送成功”所有产品都会碰到的问题,所有用户都碰到过的尴尬。往往这时候,产品任由“信息未发送”,用户除了不断地手动重新发送也别无他法。

clip_image007

  这 点让用户很不爽,尤其是手机IM类产品。试想一下,正在聊得火热,信息发布出去了,又没有解决的办法或者提示,用户只能傻愣愣地等。虽然大多用户已经接受了如此“不爽”的体验,但如果产品能在你信息“未发送成功”的情况下,提示你如何处理,甚至帮你处理,岂不是更舒服吗!

  基于这点,“群群”在测试版中提出了解决方案。

clip_image008

第一种情况:网络故障。

clip_image009

  第二种情况:网络未连接。对于一些比较重要的信息,用户可以选择直接短信发送,不耽误事。

  一般产品都只是告诉用户出现了问题,但从来不给“处理”意见。阿里“群群”就此类问题的处理模式,在移动互联网产品中,属于首创。

clip_image0071

  关于山寨(邀请内测的山寨)网上很多帖子说“知乎炒火了国内的邀请测试”,我赞同这样的说法,你看,连李开复都主动申请了“知乎”的测试。现在,磨刀霍霍的阿里系手机IM拳头产品“群群”也来这招,大有照样画葫芦的架势。

  “群群”的来历很奇怪,这款产品非常奇怪,有点横空出世的感觉。单从名字上看,很容易让人怀疑是腾讯QQ出品,但其实,却是阿里巴巴派驻杭州的一支研发团队秘密开发的产品。之前也有一些帖子说“群群”是阿里巴巴为对抗盛大的“有你”和中国移动的“拇指群”的战略性产品。

  不过,不论归属问题,“群群”效仿知乎,启动内测邀请,是妙招还是损招,对用户的吸引力还有多少,我们拭目以待吧。